有機雞含抗藥惡菌 究竟菌從何來?【有片】
發布時間: 2016/12/15 11:13
最後更新: 2016/12/15 11:47
消委會測試揭示,逾6成市面出售的鮮雞、冰鮮雞、急凍雞及雞翼樣本含ESBL耐藥性腸桿菌科細菌,當中本地鮮雞(包括嘉美雞、有機穗香雞)以及內地鮮雞更高達8成含菌,原因是人類在治療用途和農業上濫用抗生素,究竟ESBL耐藥性腸桿菌科細菌是什麼?測試是如何進行的?
耐藥性細菌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衞生焦點,世界衞生組織警告,人類在治療用途和農業上濫用抗生素令全球步向「後抗生素時代」的臨界點,屆時一般感染也可能無藥可治。消委會引述根據歐洲和美國的研究,有2至5成病人所感染的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SBL)耐藥細菌,可能來自經常食用的雞肉。
更多消委會報告【按此即睇】
是次消委會的測試,其取樣方法參照美國農業部指引,測試方式則參考了歐洲食物安全局及美國國家臨床檢驗標準委員會的文獻,檢驗樣本是否含有對第三代頭孢菌素(3GC)抗生素呈耐藥性的腸桿菌科細菌;再以ESBL表徵測試法,確定細菌為能生產ESBL的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ESBL是一類可分解多種乙內酰胺類(beta-lactam)抗生素的酶,能令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疾病的抗菌素─3GC抗生素失去效用,可能導致需要使用其他非常規抗生素、甚至一次過使用多種抗生素才有效。
【延伸閱讀】打針雞不一定打雞翼 雞胸比雞翼高危?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惡菌產生原因,來自雞農在雞隻身上使用抗生素,令雞隻的大腸出現耐藥性細菌,又或與飼養環境衞生情況惡劣有關。
他表示,市民即使煮熟雞肉,都有機會在進食、以及日常在街市或廚房處理肉食期間接觸到惡菌、影響健康,亦有可能在有需要進行手術時造成細菌感染,情況嚴重。
【延伸閱讀】貴價有機雞翼睇真D 無激素≠無抗生素
何栢良說,市民一旦受到抗藥性細菌感染後,醫生尋找合適藥物治療時會很困難,認為差不多所有口服的抗生素都會無效,病人需要以打針治療,或得出種菌結果,待病人的病情惡化後才找到合適抗生素使用。
消委會指出,耐藥細菌成因複雜。雞隻由成長至推出市場售賣的整個過程,涉及不同環節,包括地區性細菌流行情況、雞群的健康狀況、雞苗、飼料、飼養方式、環境、運輸、屠宰、包裝及加工冷凍及冷藏過程等,難以逐一查證確定細菌的源頭。即使產品標明「有機」認證,亦只是確認雞隻的飼養或生產過程,並非產品的最終品質。產品亦可能在屠宰後的環節中受污染。
【其他熱話】室內晾衫可致肺炎、氣管炎 濕度颷霉菌狂滋生
【其他熱話】花膠阿膠勿亂食 中醫:身體易「愈食愈傷」
【其他熱話】曾俊華低調的一家 子女取名「文心雕龍」